“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怎样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哪些?”作为一个本、专科都设置了的专业,不同招生院校的设置有何不同之处,考生要在填报志愿前了解清楚。
新兴职业,发展前景好
所谓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从业者会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
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多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京内4院校投放招生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三十余个省市的近200所本、专科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今年,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安徽、福建等20余个省市的60余所院校将投放该专业的专科招生计划。其中,北京地区将有包括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以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这4所院校在此专业招生。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开办于1994年,是我国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招办主任李绚表示,该校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一届年会的承办单位,该专业也成为教育部确立的国家财政资金重点建设专业。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开设有两个专业方向:社区社会工作和救助与灾害社会工作。学校将把学生打造成为熟练掌握街道社区服务、救助管理与服务的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立足行业、服务首都、服务社会,能够从事街道社区、民政事业单位的基层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以及相关公益机构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主修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整合方法、社区活动与策划、社区纠纷调解、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可考取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灾害信息员资格证书、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于1999年正式招生。学院通过三年时间将该专业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能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领域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在校期间,学生将学习包括社会学概论、家庭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法律实务、助人技巧训练和社会工作实务整合等在内的多种课程。毕业前,学生可通过考试获得民政部、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是2010年开设的。该校招办主任关晓霞表示,此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社会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到北京SOS儿童村,大兴区黄村镇敬老院及黄村镇所属的10个社区,朝阳区管庄9个社区和惠邻社会工作室,东城区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接受实训、进行实习。学生毕业后可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助理物业管理师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等相关证书。
北京城市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已有6届毕业生,该校招办主任曾玉红表示,就业率高,发展前途好,偏重社会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最大特点。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主要课程为社会保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资与薪酬管理、文档管理、物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统计软件Spss等。该专业学生的实训项目则为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技巧训练、文档管理技巧训练等。
高素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作还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岗位不明确,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太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根据现状,我国将规划目标定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规模逐年壮大: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其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5万人,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
据介绍,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的就业率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这其中既包括民政系统、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众团体组织,也有NGO、NPO等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及民间组织,或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儿童、老年等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