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文科基础不好的老师姐,我深知文综打基础很难,基础不等于简单,有时它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文综拉分在两头:艰苦卓绝的基本功和神鬼莫测的脑洞题。
如果,你下不能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拼命扎好基本功,上不能脑洞大开随物赋形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凭何在文综考试中脱颖而出呢?文科拉分看文综,文综拉分看选择。这是一个所有文科考生都会举双手赞同的真理——除非你数学成绩太难看。决定文综选择的生死关键是失误率,而不是正确率。你应该把那些有可能做对的题做对,而不是在那些显然很难的题上纠结。以下是具体科目。
历史
做题很多时候都仅仅是一种检测手段和记忆手段,你能不能参悟这道题考查哪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你记不记得?不记得没有关系,把这些遗漏的点整理在错题本上,反复背诵。历史题的材料本身就是扩展的知识点,可以开阔你的视野,补充知识体系。
历史需要着重记忆的内容:
1)重点史实:时间、会议、条约、路线等等内容,如古代中国各朝代政治/经济制度,近代重点科技发明时间,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出现的朝代及人物名字等等。
2)考纲考点:也就是课本上一笔带过但考试却考得很细的内容。如抗战时间表(淞沪、武汉、太原、徐州、百团、皖南事变、《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汪精卫叛国、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滇缅保卫战等等),如白银外流、废两改元、三环外交等等。
另外,不懂的题目一定要去问老师!!!此篇文章只在此处加了三个感叹号,足以表明其重要性。”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耳以请“,老师能为你解答的远远超出这道题的考查范围,能够延伸出许多相关的知识内容,能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看你愿不愿意牺牲一点课间休息向老师请教问题了。
政治
政治是一门跟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的“水课”。如果说历史的难度是5星级,它顶多是个3星的弟弟。但说容易,也不见得。它难的地方在于,偶尔会出现从一个小切口进行匪夷所思的深度挖掘的题目。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是:注意课本的各个犄角旮旯。没办法同学们,谁让我们是文科生呢,老老实实背吧。
1)主观题题目跨度很大,在短时间内思考会有遗漏。比如有四个踩分点,你漏了两个,选择题再跪几个,得,回家种地吧。给你们一个方法:背导论。背课本知识的提纲!我当时把每本书的大标题、小标题、中标题以及小标题中的知识点全部列了一个清单。无论平常做题还是正式考试,真正做到心中有提纲。能够精准定位题目所考察的内容,再适当结合材料,那么你的主观题就可以一举拿下了。
2)选择题需要考的基础知识点很多,大部分题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需要用排除法做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有所掌握。所以一定要平常多多积累那些错误的说法和观点,并且完全掌握错在哪里,正确的是什么,再结合对于题干的理解,可以说政治的选择题是三门文科学科中最容易拿分的。
地理
按照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持续发展、选修这几大模块,每个模块分为特点描述类、分析原因类(这个通常是最难的题型)、措施类、开放讨论类,然后使劲去刷大题。
1)这里讲一个刷题技巧:文综最累的是写字,最耽误时间的也是写字。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平常考试写了那么多字就算了,你自己额外买好几摞的资料和题库,难道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吗?流氓简答法:第一,看题,口答要点;第二,看答案,找出采分点,没答出来的打三角;第三,把遗漏的点整理在错题集上。
2)选择题的难点老师平常会总结,自己也会反复遇到,如地球运动,区域定位,时区与气候问题,农作物生长习性等等……和背历史一样的记忆方法,在题目中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语文
说到语文其实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高二时参加了北大组织的考古夏令营,去调研的地方正是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高考时遇到的第一篇任务型阅读用的我们考古时阅读过的原材料,不到五分钟我就做完了三道选择题。
可见平时积累的素材甚至于生活中的经历都有可能助你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佳绩的一臂之力。以下讨论其他可以脚踏实地掌握的内容:
1)素材:积累是一定要的,不管对作文还是阅读都有很大帮助。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们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不是对于这些文学历史有兴趣我们不会选择这条路,所以我们是幸福的。从传记阅读中积累素材,不仅仅是现代文传记,还有古文传记,你会发现能用的多了去了。
2)卷面:卷面像书法作品一样美,是高分的最坚实保证。谁还没有点横竖撇捺的小偏好和小习惯了呢,没办法,为了高考,练字吧。你行云流水的草书的确很美,可惜阅卷老师没工夫欣赏。
数学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老师姐,我只能给你们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效率是第一位的。一方面体现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上课时如果老师还在讲我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我会自己刷题。要学会将低效率的大班授课化为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对一教学;另一方面体现在考试中: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显然很难的题目上,率先做完自己应会的题,拿到基础分,再来研究难题。在一道题上纠结时间越长你就会越焦灼,反而暂时放过去拿到大部分的分数,心情放松时钻研难题往往会柳暗花明。
2)不懂就要问。如果能问题日日清自然是最好,但是我深深理解高中课程不会如想象般那么完美,如果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没办法及时解决,至少留个痕迹提醒自己要注意,放上日程的问题最后都会被解决,最可怕的就是你忘记了自己当初在疑惑什么反正就是不会。
3)一些做题技巧。选择填空有些题是可以代入选项/代入特殊值/假定特殊情况去做的,只要与题干不冲突即可,没有必要用解大题的思路一步步求出最终解。所以我考试时,选择加填空做完一般不超过30分钟,这就为我解答后面的圆锥曲线和导数大题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虽然曾经我这种刷选择填空的方式被某位老师说是投机取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做更省时省力……大家根据自己做题习惯酌情考虑。
英语
1)阅读:我一般把每篇文章当作小说去读(英语基础不好或做题时间紧张的同学慎重),这个阅读的过程就是把原文内容深刻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目光失神,一目十行的扫视。这种扫视适用于高难度的科普文,基本读一句有20个单词,5个都不认识的那种。文章难,题目也相应的简单,找到关键词去原文扫视搜索,找到对应的答案即可。
2)完形:做三遍!第一遍,只允许自己写5-12个空,一定只能写绝对不会错的、不需要看后文就完完全全能确定答案的空(比如固定搭配之类)。因为很多完型中的错误都是因为没看完就贸然选择,没有联系后文。第一遍把不能完全确定的全部空下来,就能减少这类失误。第二遍,联系上下文,完成17-19个空。第三遍,和最后1-3个空正面硬刚,想破脑袋也要想出来。
3)选词填空和改错:你需要做的是拿着几十套英语卷或是高质量的选词改错专项全部撸一遍,把所有的错题对应题型总结出来。(我知道一个自己经常犯的错误是忘记时态。总结出来之后我就再也没错过)然后加强记忆反复背诵。考察的内容不外乎单复数、主被动、时态、介词、冠词、各种从句的引导词等等。找到规律,这两类题拿不到满分也顶多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