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访谈原文链接: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4-05-13/1730418317.shtml?qq-pf-to=pcqq.c2c
新浪教育[微博]讯 2014年高考[微博]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4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招生办[微博]公室主任刘贺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招生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以下为访谈实录。
海洋和水产学科排名稳居全国第一
主持人:请先向我们介绍一下中国海洋大学的基本情况。
刘贺:好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海洋大学的基本情况。首先,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重点大学。海大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创建于1924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由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重点共建海大的协议正式签署,这使海大成为我国第一所由中央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随着十八大以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海大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征程上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浪潮。
其次,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经过几代海大人的努力,目前海大已发展成为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包括理、工、农、医、经、管、文、法、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我校几乎所有的理科专业都有博士点、所有文科专业都有硕士点。这是我们学校的综合性。说特色鲜明就是指海洋、水产为显著特色,涉海的专业都是我们的优势专业,海洋和水产学科全国一直排名第一,学校是国内首个加盟“北极大学联盟”的科教机构,海大以涉海学科的完整性、高层次和国际影响力蜚声海内外。
在2009年我校管华诗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该项目设立以来全国第七个一等奖,我校成为该项第六个获奖单位,填补了海洋水产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到2012年,我校已经连续7年获国家科技奖励。多年来海大坚持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始终保持了适度的招生规模,先做强,再做大,积极发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三,海大校园环境优美,以其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海大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青岛是旅游城市、宜居城市,也是海洋科技城市。我们海大也是青岛众多名片中闪亮的一张名片。海大现有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几乎都是依山傍海,地理环境优越,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有国家投资数亿元的海洋综合调查船——3500吨级东方红2号,5000吨级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正在建造过程中,基本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我校学风浓厚,有“学在海大”美誉,是广大学子实现人生梦想的理想高等学府。
主持人: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力量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贺:海大拥有一支由结构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首席科学家领衔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1530余人,博士生导师357人,其中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5%。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还有国家级创新团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治学执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担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范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0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组成的客座教授团,40多位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海外教授团,学生们每学期可以在校园内近距离和大师们接触,聆听大师的讲学,感悟大师们的智慧。
10个省市招收国防生120人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2014年我校招生政策是否有变化,招生人数和录取政策等。
刘贺: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招生规模一直比较稳定,2014年海大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计划为3800人,与往年持平,主要都是在本科一批录取。今年海大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等10个省市招收国防生120人,在提前批次录取。填报国防生志愿的考生,须提前通过政审、面试和军检。为了给更多的农村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今年海大在河北、山西、内蒙等22个省区安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190人,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多,招收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化学、生物科学、勘察技术与工程等11个专业。这个也是在本科一批之前的特殊批次中填报志愿和录取,给符合条件的学生增加了一次录取的机会。对于录取政策,我校今年和2013年保持一致,对进档的计划数内考生将按“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专业投档,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在不超过105%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对服从专业调剂且其它条件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不退档。我校认可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有关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政策和规定,但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这个加分我校在投档和安排专业是都认可的。对于身体情况的要求,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我校除了国防生执行军检标准外,其他专业都执行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体检标准,其他没有特别要求。
主持人:学生入学后有转专业或者出国学习的机会还是挺多的,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刘贺:海大对转专业是开放的,实行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现代本科教学运行体系,这套体系至今已经成功运行了11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和专业调整权,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通过跨科类、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适时调整专业取向,实现转专业、选修第二专业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从什么专业毕业不取决于高考录取时被录到哪个专业,而是取决于他学习了哪个专业的课程、达到了哪个专业的毕业要求。这套体系不管是从理念还是从技术层面上都是一种创新,这在国内高校还是比较先进的。国际化战略是我校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推动的力度非常大,以现在比较成熟的中法合作模式来讲,国内2年国外3年,毕业达到要求后,我校和法方高校都颁发证书。因为是和法方学校互相交换学生,费用低,层次高、通用性强。与此类似的还有中美、中德、中澳、中韩、中日等等一系列的学生交流活动。学校同时还积极推行国内合作培养,与台湾义守大学、台北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微博]、山东大学[微博]等著名高校优秀学科进行交换培养,这样的国内外的第二校园学习经历非常受学生欢迎。
2014年海大新增保密管理、海洋科学两个专业
主持人:请您简单介绍下海大的优势学科和热门学科,以及是否有新增加的专业等。
刘贺:海大现有68个本科专业,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8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海大现有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环境科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水产科学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共有7个学科(海洋科学、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进入全国前10位,11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位,1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位。目前,海大在地球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等8大学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位居“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第16位。由海洋和水产等优势学科辐射带动的管理、经济、法学、文学等具有文理交叉特征的学科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4年海大新增保密管理、海洋科学(中外合作)两个专业。保密管理专业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批准设置的专业,为国家培养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该专业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微博]国家保密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我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涉海保密学院。学院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国内最早设立了保密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硕士点,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海洋科学(中外合作)专业是学校为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而设立,2014年起中国海洋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开办海洋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该校为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院校,其海洋学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评选为全球前三十强,在研究南极科学领域有重大的贡献。该项目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交流,精通生物、化学或物理海洋学、海洋及南极政策管理、海水和淡水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气候研究及影响评估、环境保护以及海岸带资源管理等众多领域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海洋科技人才。
坚持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角度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主持人: 请介绍下海大的校园文化、校友文化、校际之间的交流是怎么样的?
刘贺:校园文化方面,海大一直坚持的核心是学生全面发展,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角度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精品荟萃、各种论坛大师云集、近百个学生社团中群星璀璨,形成了以品牌活动为典范,以“海味”文化为特色,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为平台的校园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校友文化方面,建校九十年来,海大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万余名优秀人才。校友们遍布神州,远及海外,在服务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以及推动海洋事业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到目前为止,学校毕业生中已有12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校友赵进平。第一次南极科考75名科学家中39人是海大校友。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围绕“联络校友感情,了解校友需求,宣传校友成就,展示校友风采,拓展校友资源,健全校友组织,凝聚校友力量,推动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成为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情感的纽带、合作的平台和沟通的桥梁。目前已在国内外建立了40余个分会。
校际交流方面,一方面海大积极推进本科教育国际化,实施中-法、中-美、中-韩、中-日等多个学生交流项目,发展中-澳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使更多学生在校期间有国外学习经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内合作培养。与台湾中山大学[微博]、台湾义守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北大学、山东大学[微博]、厦门大学[微博]、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微博]、西南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交换培养,使更多学生在校期间有第二校园学习经历;另外,近年来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法学类等专业中,深入推进校—校、校—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培养各类卓越人才。
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
主持人:海大的学费、奖学金等方面请做一下简单介绍。
刘贺:海大目前已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依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构成。如果学生按一个专业选课,每年学费约为5000-6000元,艺术类9000元,热门专业按规定上浮10%,具体每个专业的学费标准可查阅我校的招生简章。目前学校设有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新生奖学金在内的共有30多个专项奖助学金,获奖学生占在校学生人数50%以上。对家庭贫困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有一系列措施,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奖、贷、补、助、减、免的资助体系。我们有一个总体的目标,就是学校不会让任何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十余年达90%以上
主持人:请您对海大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刘贺:海大的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现在是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用人单位一致评价我校毕业生普遍具有“基础理论扎实、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和创新能力高”等特色和优势,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一直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十余年都在90%以上,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从南北极考察到神州飞船升空,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军队,都有海大毕业生奋斗的足迹。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大型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微博]或出国深造(约30%左右)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7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海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勇者乐海,欢迎更多有志于投身国家海洋事业的优秀学生报考中国海洋大学,正在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中国海洋大学欢迎你的到来!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老师做客新浪访谈间,同时也谢谢大家的关注,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2014年新浪教育[微博]高招访谈节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