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吉林省教育厅直属的高职学院,是吉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坐落在全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学校始建于1964年,时称“吉林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又名“中国黄金矿产公司吉林中等技术学校”(简称“黄金学校”),1970年更名为“吉林冶金工业学校”,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亩,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教职工48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37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双师型”教师1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学校设有电气工程学院、装备制造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冶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旅游与文化传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共8个教学分院、3个教学部,在校生9400余人。
学校树立了“学院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就业的导向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着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实践能力较强、实习实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学生有作为的品牌专业。现设有金属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导游、应用韩语等51个专业。其中,矿业工程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3个专业门类被确定为吉林省自主审定的专业门类;自动化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被确定为吉林省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自动化专业群、矿业工程类专业群、冶金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涉外旅游专业群等5个专业群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群;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冶金技术、涉外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电子CAD技术》、《地下金属矿开采》等9门省级精品课,《爆破工程》、《市场营销》等33门省级优秀课。
“精神成人、技能成才”,学校坚持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先后建成1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9个校内实训基地及实训中心和109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吉林江南高新开发区、上海智翔教育集团进行政校企合作,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发起成立了吉林智汇工场,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近年来,我校学子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奖项,代表吉林省参加的全国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近两年,学校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吉林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吉林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申报立项教科研课题178项,其中省级课题108项,省级重点课题20项,完成著作、教材140余部,完成论文等1300余篇,其中进入EI检索论文30篇,核心期刊论文116篇,50余项教科研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励。研究学校发展历程的专著《彰显个性》一书,获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先后与中国一汽、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中金集团、大唐风电、武汉凯迪、中油化建、吉林钢铁、吉林电信、中关村软件协会等70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并与中兴通讯、上海大唐移动、东方领航、北京翔鹏教育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学校积极与德国柏林职教集团、韩国骊州大学、中德诺浩等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学校牵头组建了“北方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和“北方冶金职业教育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东北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技能考试吉林市培训中心”、“吉林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等先后在我校建成。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为“交给每位学生一把开启就业之门的钥匙”,学校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学校是吉林省首批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基地院校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等,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批准的鉴定工种达到51个。
学校图书馆是全国高职高专CNKI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收藏各类纸质文献22.7万余册,电子图书65.57万册、CNKI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创业就业数据库、实习实训专题数据库、中科考试资源数据库、外语自主学习平台、超星学术视频等丰富的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连续开放,移动图书馆为读者随时随地检索馆藏文献和查询读者借阅信息提供方便,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保障。
学校大力开展以校企文化融合为显著特点的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被确定为“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践基地”。“北方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吉林省民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所”、“满族说部与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在我校落成。《青春之声凝聚青年力量,传递时代心声,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等8项校园文化成果获得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市先进党委”、“吉林市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基地”、“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高校档案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妇委会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吉林省大学生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吉林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
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带领下,萃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近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遵循“尚德、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努力把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招生对象、报名条件
(一)招生对象
1.高中毕业生;
2.中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
(二)报名条件
1.符合吉林省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并已参加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考报名)和专业报考条件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均可报名。
2.符合吉林省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报名资格(并参加2016年对口升学考试报名)和专业报考条件的中职学校中职毕业生(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名。
3.高中及中职考生均需参加吉林省高考统一体检,身体健康,并符合教育部规定相关专业的身体要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报名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月27日—3月5日
2.报名形式:网上报名
3.报名网址:http://www.jltc.edu.cn/models/zzzs/index.aspx
二、缴费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进行缴费,报名费200元/人。
时间:2月27日—3月5日
收款人全称: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账号:2200 1616 4380 5500 4700
开户行名称:建设银行吉林市江北支行( 行号:105242000024 )
(注:考生在汇款的备注标明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及单考报名费等考生信息)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
3月19日 | 9:00 – 11:30 | 文化基础水平测试 |
13:30 – 15:30 | 综合素质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