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也叫非通用语,一般是指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等。小语种的招生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提前单独考试招生,不参加高考,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照常参加高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25所高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单独招生,高考前提前公示录取名单。
二是单独考试,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以前录取。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部分外语专业实行在京单独招生,文理兼招,具有北京正式户口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并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报名、志愿填报、体检与其他考生同步进行。考生报名后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口试和面试。
三是通过正常参加高考录取。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北京地区小语种招生,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专业招生计划列在本一批中,再如一些独立学院在本三批次招生小语种专业等。
小语种提前单独招生一般在5月份完成录取工作,所以招生章程一般会在前一年的11月至12月公布,每年的3月至4月组织考试(有些高校会提前至元旦后进行)。
各高校每年小语种招生方式和计划都会有变化,考生要及时关注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招生政策,以免耽误报考时间。
【获准提前招收小语种学生的25所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
注:1、考生被录取入学后,不能转到其他专业。
2、小语种单招计划纳入经国家核定的招生院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内。
3、考生应参加其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高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