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招办张东老师做客新浪网解读2014高招政策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东做客新浪
北理工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东与校友满意、学生赵允涵做客新浪
新浪教育讯 2014年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东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4年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浪教育高考大讲堂。今天做客新浪访谈间的嘉宾是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的副处长张东张老师。
张东: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网友好,各位考生好。
主持人:欢迎张老师,坐在张老师旁边的美女是2010级的学生,在这里跟考生包括家长做一个自我介绍。
赵允涵: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北京理工大学2010级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我叫赵允涵。
主持人:欢迎你允涵。另一位是2002级自动控制系的毕业生满意,你也跟新浪的网友打声招呼。
满意: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北京理工大学2002级自动控制系的毕业生,现在开始自己创业了,开了一家公司。
主持人:欢迎三位。北京理工大学,我们的了解,首先它是一个建校悠久的大学,1940年创办,它是中国985、211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学。由于每年报考的学生都是新的群体,包括关注的人也是,节目的开场还是请张老师为我们的考生介绍一下北京理工大学的整体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张东:谢谢,北京理工大学是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211,第10所进入985建设行列的高校。第十所的概念是,北京的高校里我们是第三所进入985的。学校1940年是毛主席批准建设的,创办于延安,49年随党中央迁到北平,51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承载着国家的强国梦想,始终以国家需要为导向,创造了很多新中国第一。其它的不讲,讲一个跟生活日常很相关的,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咱们国家的第一频道永远在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校电视台用的是中国的第一频道。为什么?因为北京理工大学为咱们国家贡献了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在新时期,像奥运会,还有09年的国庆阅兵,北京理工大学都展示了自己的科技实力。比如大家都看到奥运焰火的五环还有笑脸是北理工机电学院的技术实现的,包括奥运会整个现场的彩排,编排系统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的老师做的。每年的春晚,现场的彩排也都是这套编排系统在支撑。在2009年国庆阅兵方面,咱们国家的陆军装备、空军装备都非常先进,尤其是陆军装备,现在是世界一流的装备,总共有30个阅兵方阵,北京理工大学直接参与和研制了其中22个方阵,数量和深度都是全国高校第一。
近几年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像天宫和神舟飞船对接,对接的雷达是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负责研制的教授也获得了今年咱们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今年获得这个奖的学校只有两所。
去年北京理工大学实施了中国首次太空基因实验,宇航学院的老师为嫦娥二号设计了探测小行星的太空轨迹。
这是近些年来一些典型的事例。
北理工到今年已经是办学74年了,因为北京理工大学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它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红色摇篮,这些年也为国家培养出了像前国家领导人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省部级以上的有70多位领导。还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的“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还有像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院士,还有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还有解放军现在用的95系列枪的总设计师朵英贤院士,江湖人称“中国枪王”,都是我们的校友。这些都是很杰出的科学家。
今天也请到了80后的杰出校友,比如刚毕业不久的满意同学,和他的师兄田刚印同学,两位同学刚毕业不久就创业,创办的公司叫北京中航智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首驾电控共轴无人直升机,一会儿满意同学还可以讲。
又比如:我校80后校友牟宇,现在是发射神舟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是负责电气总体设计,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都是80后的校友。
主持人:很优秀。通过您的介绍,突然间发现中国很多的第一次,很多的创新和实践都是从我们学校发起的,这一点真的很了不起。
刚才提到满意,我特别感兴趣,满意是2002级的学生,你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就业。你是直接创业还是就业以后才去创业?
满意:也是迷盲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先是就业,进入了几家公司,做各种各样的,也是本专业的工作。在这里边比如有些体会,有些想法,说实话还是放不下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正好跟我的师兄一起,说实话还是比较喜欢专业,还是想干这方面的事,我们这两个人自己出主意,反正年轻,敢干,那时候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我们不怕失败,我们就去尝试。一路走过来,没有什么胜利可言,坚持意味着一切,一直坚持下来。从创业开始到现在,有7年、8年的时间,也是在这个行业里边一直算是摸爬滚打,从积累经验到现在为止,公司也获得政府的投资,也做了无人直升机。
主持人:我刚看到无人直升机,有点迷盲,名字比较陌生,被称为世界上首驾。能不能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直升机整体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模式?
满意:我们做的这个无人直升机,咱们直升机都很了解,载人、运货的,很有气势,声音很大。尤其是汶川地震的时候,使用直升机,直升机才能进入,因为当时地震完了以后,跑道都被破坏了,只有直升机能进。而且那时看到大多数是国外的比较多。我们做直升机,第一,它跟自动控制我们学的这个专业相关性很强,主要核心是发动机跟自动控制。因为我们学这方面,说实话比别人入手要简单得多。之前我们在做无人直升机前做的是自动控制系统,因为那时两个人干,手里也没多少钱,只能在软件方面多做努力。后边我们等于是用自己赚的钱再投资,才做的整体直升机。我们现在做的首驾电控的无人直升机,为什么这么叫?因为直升机在发展史上已经有好几十年,差不多百年历史,从有飞机开始就有直升机,现在为什么是首驾呢?因为我们用的一些技术是绕过了其它那些专利。我们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琢磨,如果是按照别人的这条路走,因为这么长时间了,专利总会有一些控制,我们想了一些别的办法,绕过这些控制,而且这些办法可以使飞机的零件更少,这些部件都是模块化的设计。现在讲模块化的设计,可能好多替换、维修。
张东:维修方面方便,使用成本也会降低。
主持人:还会环保。
满意:对,这个直升机为什么在国际、国内说还不错?飞机整个全重300公斤,但是它可以最大载重量达到150公斤,也就是自身重150公斤,还能载150公斤的重量,重量可以达到1:1,载重比是很大的。得益于我们这些电控技术和模块化设计,还有轻量化的,像钛合金的一些材料。这方面还值得提一提。
主持人:很有思想。张老师,满意是不是属于开场之前我们聊天谈的比较幸福的学生,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
张东:没错。
主持人:从事自己喜欢的东西。
张东:对,从事自己比较喜欢的。
主持人:还能做好。
张东:就不仅是一个工作了,认为这是一个事业,很幸福。
主持人:咱们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是不是也朝着这种方面培养?因为咱们的定位是很独特的。
北理工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连续6年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张东:对,因为北京理工大学顾名思义肯定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典型的育人目标就是强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咱们用学生在学期间的一些例子来说,学生近几年参加了校内很多科技创新的活动,当然他们也去参加国际、国内的很多创新活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每年教育部都会办一个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每个学校都会组团队参加,学生会自己设计出自己参赛的作品。到时候所有作品都是由几千个参赛的学生评,我喜欢这个作品就评它,学生互评。连续办了6年,我们北京理工大学共有10件作品入选,这是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展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
第二,大家都知道北理工的足球厉害。北京理工大学还有一个机器人足球队。机器人足球队也是全国总冠军。用这两个例子证明一下我们北理工学子的创新能力。
主持人:我们很在乎学生们的学习,包括他们创新的能力。
张东:对。
主持人:刚才提到理工科,大家看到允涵就是理工科,因为我们印象理工科是男生特别多,女生特别少的学校。咱们学校的男女生比例怎么样?
赵允涵:还是挺和谐的,官方的数据上讲应该是男生、女生是2:1,但是也分专业的不同,男生、女生的比例会不一样。工科肯定是男生会比较多,但是像我们偏理科还有文科专业,女生就会更多。
主持人:允涵是内蒙古人?
赵允涵:是。
主持人:我知道你考来北京的时候是600多分考进来,分数很高。985、211高校那么多,北京有很多高校可以供选择,当时选择北京理工大学的原因是什么?
赵允涵:就我自身来讲,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能来北京读一所大学喜欢这个地方。我本来也是理科的学生,非常喜欢理工科的环境,而且以前也有学长跟我提到过,我们学校非常好的校风,还有非常严谨的科学氛围,我也非常喜欢,而且我父母也非常希望我能够在一所非常知名的985高校完成我的大学学习,所以我选择了理工。
主持人:你来这里以后,觉得跟你预期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赵允涵:我还是挺适应的啊,刚来的时候一切都很新鲜,来了之后看到周围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非常高兴。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肯定在课堂上跟高中的课堂会不一样,老师讲课的思路也会有变化,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怎么说呢?大学四年我的生活上还是非常的顺利。
主持人:你现在准备跟你的满意学长一样毕业以后想创业,还是有以后的打算?
赵允涵:我是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团,首先想锻炼一下自己,而且本来我也是来自内蒙古地区,算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得到了非常良好的高等教育之后,也回馈一下社会,回馈一下其它地方需要帮助的人。
主持人:去做一个支教。每一年我在采访张老师的时候都会聊到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学校对贫困生,包括对偏远地区的学生给予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也会在这方面做很多很多努力,包括他们去支教,都肯定给予了很大支持。今年总理因为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咱们作为985、211带头的高校,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贫困专项2014年增至185人
张东:北京理工大学去年有一个扶贫专项,这是国家统一部署的,我们去年这个专项的招生人数是50人,今年是185人,这是第一块。第二块,今年北京理工大学专门拿出整体招生计划的2%来完成农村自主的专项,我们的专项名字叫筑梦计划,这是2%,整体招生计划今年是3700人,2%就是70多个。
主持人:贫困专项和这方面投的还不少。
张东:加起来200多,专项做这个事情。
主持人:刚刚我问她一个问题,她是继续深造,满意是就业了。谈到就业方面,聊一个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不想问一个985、211的高校说就业率是多少,我想问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的质量到底什么样?
北理工毕业生高端就业
张东:时间有限,我大概说一下,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初次就业率是98%以上,其中60%的本科生上研了,继续深造。其中60%里面,有25%的学生是保研的。
主持人:我们学校的保研率还挺高的。
张东:另外20%的学生在国内上研,包括考研考北理工的,或者是去别的大学,还有20%的孩子出国去继续深造,研究生就业率将近百分之百,研究生出国的比例就比本科生的比例低一点。我们也做过一个统计,到国家重点建设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总量超过毕业生总量的70%。另外,去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里,有一个单项排名,全球雇主声望排行榜,是面向全球的用人单位进行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北京理工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第五。这是整体就业的情况。
主持人:我们学校就业的声望非常高,这一点非常好。
谈到我们学校还有一点我比较关注,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方面的计划。因为一个学校师资力量是一部分,我们都称为软硬件设施,其实人才培养的模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概是什么样的?
张东: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用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说首先要有高远的理想,甜美的心境,强健的体魄和精深的学术。我们把高远的理想放在第一,如果没有高远的理想和坚持这个理想,不可能在自己的事业上走得很远,这是我们育人的目标。包括理想这一块,北京理工大学有一个特点,大一新生一入学,大概大一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德育答辩的开题,到大四的时候要回望,要提前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进行一个展望,要提前做一个规划,会和很多师兄沟通,包括和老师沟通,我这四年应该怎么过,等到大四结束的时候,正常有一个本科毕业设计,还要有一个德育答辩的过程,回顾自己当年开题的时候定下的目标,我是否实现了。除了正常的学习,我们还有理想、德育这方面的培养。
主持人:刚刚您说的时候允涵一直在笑,允涵你是不是想起来之前你来大学的时候的一种做法。
赵允涵:前段时间我刚刚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德育答辩,看到自己这四年的变化和四年来非常熟悉的画面,是自己非常感动的一件事。
主持人:你现在回想大一你刚到这所大学的时候,还记得你当时的梦想是什么?
赵允涵:特别激动,我一定要读研,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工作。
主持人:现在也是成功了,马上就可以读研,有的时候人给自己定一个方向,每个大学都要朝我们这所大学学习的话,我们回过头来回望自己过去的时候真的很感触,刚才看允涵眼睛里都冒出泪光。满意,这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你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满意:以前上初中、高中、小学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多,没有时间出去把课本上的东西跟实际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上了大学以后,尤其越往后上,你就觉得课程设计的有点意思。之前我们入学的时候学很多基础课,像自动控制基础课很多,在学校学的是A级数学,分为好几个等级,我们学的是等级最高的数学,要求最高的。
张东:跟数学系要求差不多。
满意:因为理学院教我们,我们觉得这么多数学,6、7种,有必要吗。后来学专业课的时候,数学大量应用,其实好多东西都是大量计算出来的,把物理跟数学结合在一起。
张东:是内功,学好了内功才能学那些技巧性的东西。如果没有内功,学不了技巧。很多工科的知识学到高层,越到高层越需要数学。
满意:没有理,工也干不好,学到最后我们会跟专业课老师提,数学是不是再讲讲,老师说不用你们讲也让你们学。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学专业课的时候觉得数学还得学。我想达到这种效果,但是用哪种数学方法?没有,这是课程上我们觉得最简单的一个感觉,很直观的感觉。
还有一种实习,自动控制跟电、机械来配合,能实现自动控制。以前都是觉得上班了以后或者什么以后,在办公室坐坐,画画图,点点鼠标就实现了。其实不是,这边看到实现只是在书面上实现,真正这个东西怎么来控制,电机怎么转得更好,怎么让它停就停,走就走,实际上要跟电机配合。种类很多,这种控制方法可能配合这种电机,得实践中真正摸索,得实际用过,实践得真知,才能回到理论上觉得更有针对性。
主持人:明白,就像之前学习的时候所说的量变引起质变,学的多了,累积的多了才能有感悟。
张东:没错。
主持人:之前一直有人在反馈,大学教的东西没有用,看来还是没学好。张老师,关于国际化,现在家长说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但是有一些留学机构,家长们可能没有那么放心,觉得从大学里面走他们就更放心一些。我们学校对于国外交流包括国际交流方面,提供的机会,包括我们的平台多不多?
北理工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水平很高
张东:非常多。我们每年在读的本科生里有超过20%的学生,大四还没过,就有过国际化交流的经验。我们有很多项目,比如国际双学位的项目,叫2+2的项目,前两年在北理工,后两年到对应的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将来拿高学位。我们还有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还有交换生,还有短期培训、毕业设计这些项目,甚至有些学生如果大一结束,就有一个长远的出国打算,他们一年级暑假还有去国外大学首先学一个语言,还有这种短期的语言项目。比如很关注北理工的考生和家长都会知道,北京理工大学有一个专业叫机械工程或者车辆工程这个专业,是北理工近两年很热、很强的专业,这个专业2015年要毕业的学生,现在是大三,今年9月份就要去德国完成大四的学业。
主持人:3+1模式。
张东:对,但是最后只能拿到北理工的学位,去的是德国最好的9所工科大学。大家知道汽车谁最厉害?德国厉害。去德国学习机械和汽车制造,汽车的设计、发动机,学这个。德国没有学费的,学生去那儿只要掏住宿费和食宿的费用,而且国家留学基金还会对这些项目支持。今年即将要去的学生占到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这一届学生规模总数的40%。
主持人:比例好高。
张东:要去的人数接近40%。大四要在德国完成学业以后,就基本上是在德国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因为国外的本科和硕士之间的衔接,教授喜欢这个孩子,觉得这个孩子是可造之材,就会让他读硕士。国家留学基金委会支持这个项目,如果能够申请下来这个项目,国家会每个月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月1000欧元的资助。去那儿甚至可能还是挣钱的。
主持人:条件很好。
张东:非常好的。。
20%的学生本科毕业就出国了,去年北理工超过了20%,出国的学生里有接近一半是去美国一流大学深造,去美国的这些学校的学生里大概20%去了常春藤这个层次的大学。2013届毕业生里光哥伦比亚大学就有11个人。整个北理工的国际化水平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我相信通过张老师的介绍,现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应该都很激动,要知道下面一个问题,就是今年赶紧聊聊招生的总体人数,包括计划,还有政策方面的内容有没有做调整。
2014年面向全国招生3700人
张东:今年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国招生3700人,其中理工类是3305人,文史类是295人,艺术类是100人,总量跟去年基本持平。当然各省份的最终的计划以当地的省招办发布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往年大家都会关心生源好的省份怎么样,一般生源好的省份,都会利用机动计划,会增加到生源好的这些省份。您说到招生政策的变化,今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如提档的原则,包括分专业的原则,提档比例我们会根据各个省的生源情况来确定,一般按照国家的规定是百分之百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之间,我们的原则是少提不退,争取提了档以后,只要体检合格,服从调剂,我们就不会退档。另外,专业录取环节,我们在提档的时候各种政策性加分,只要各省招办承认的政策性加分我们都承认。在分专业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裸分分专业,专业没有级差。
可通过三种途径转专业
主持人:有没有机会可以进行转专业?
张东:有三个转专业的方式,第一个转专业的方式,新生一入学,我们有4个全英文授课国际教育专业,分别是自动化,满意上的那个专业。还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另外还有一个国贸,还有去德国的机械工程专业。这四个都是北理工很强的专业,是全英文授课专业。不管你是北理工什么专业的学生,你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是什么专业的学生,新生一入学还可以申请上这四个全英文的国际化专业,相当于是一次转的机会。
主持人:对英文成绩有要求吗?
张东:对高考这一块成绩没有要求,各个专业的老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要选拔一次。当然可能注重的还是英语,但还应该是这个专业的潜质,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大一结束以后,我们现在实行大类招生,过去小专业的时候,比如好多学生不了解这个专业,有时候很盲目就报到这个专业了,他进去以后发现不喜欢怎么办?过去很死,转不了专业。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像谈恋爱,一开始就想找一个个子比较高的,过去的体制,直接让他们谈恋爱,但是谈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改不了了,怎么办,很痛苦。现在这个体制是什么?比如想找一个高的对象,发现有5个人都挺高,先看这5个孩子哪个好,一年以后看到哪个合适,这就是大类招生的典型好处。大类进来以后,大一结束以后可以分到几个小的方向,根据兴趣爱好还有自己的能力进行双向选择。
第三,如果你在大类专业内学习成绩前10%,还可以跨类再去选。比如你原来喜欢高的,可以调到另外一个。
主持人:很幽默的介绍了转专业。看来学习成绩还是很重要,想转专业还是要把成绩搞好才有这个机会。
明天就要高考了,等到高考完之后就要填报志愿,填志愿的时候需不需要跟招生组的老师联系?
张东: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各省份都要设置招生宣传组,各省份招生宣传组的行程安排,还有招生咨询电话,我们都会近期在招生网站上公布,同学都可以在招生网站上能够查到,按照全国各省份填报志愿的时间,一般是在6月的中旬和下旬,各招生组都会去各省份进行招生宣传。同时考生报考时如果有疑问,除了给招生组打电话,他们都有手机,也可以给招生办公室打电话,招生办公室开通的电话在招生网首页上就能看到,现在开通的是两部,过两天还会再开通两部,电话是010-68913345、68949926。另外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还在新浪专门开通了官方微博,还有官方微信,欢迎各位考生去互动和咨询。
主持人:今天特别感谢张老师和我们聊了那么多,也感谢一下北京理工大学的两位学长、学姐,节目的最后,张老师对今年的考生送上您的祝福。
张东: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考上心怡的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真诚的欢迎你,欢迎广大满怀立志报国、创业奉献的青年学子,我们期待与你在北京相会,与你携手共筑强国梦想。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允涵对于想要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考生,即将成为你学弟学妹的朋友们说上您的祝福。
赵允涵:首先我作为学姐欢迎各位学弟学妹们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也跟大家分享一句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的一位姐姐送给我的一句话,一定要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你会在这个校园里度过你的青春岁月里最美好、最难忘的四年时光。
主持人:非常好。满意,你有什么想要叮嘱的话。
满意:借着允涵的话说。咱们既要仰望星空记住自己的梦想,也要脚踏实地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才能不负四年美好的时光。
主持人:谢谢三位今天做客新浪访谈间,也感谢网友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更多关于高考或者是有关于教育类的资讯,记得多多关注新浪教育频道,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