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质与规模
1. 怎样看待UIC的办学性质?
答:UIC的办学性质为“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
UIC是由内地与香港两所公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首家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办的大学,UIC的定位是成为“一所为中国和世界服务的新型博雅大学”。UIC以创建内地首家博雅大学,培育国际精英人才为使命,旨在通过在内地率先推行博雅教育,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2. 现有多少在校生?
答: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4900余人。
二、招生及录取
3. 2015年UIC在哪些省(市、区)招生?
答: 2015年,UIC招生区域继续覆盖原有26个省市区,招生计划人数拟为1550人,其中广东省实行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在提前批自主选拔等“综合评价”批次录取,其它省份为一本招生。
原有26省份具体为:内蒙古、黑龙江(一本A)、新疆、四川、广西、安徽、河北、河南、山西(一本B)、辽宁(一本B)、贵州、云南、福建、重庆、山东、甘肃、陕西、湖南、江西、江苏、上海、天津(一本A)、北京、宁夏、海南及广东(综合评价录取)。
在全国,除广东省外UIC的入学要求:
分文理科按考生高考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其中:
1、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
2、英语单科成绩要求:
(1)英语单科满分值为150分的省份:
填报 英语、国际政治、新闻学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110分或以上,填报其他专业必须达到100分或以上。
(2)英语单科满分值为120分的江苏省:
填报 英语、国际政治、新闻学专业的考生,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88分或以上,填报其他专业必须达到80分或以上。对于江苏考生,录取时遵循“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且选测科目2B及以上,比测科目4C及以上,技术科目合格。
4. 就读UIC的相关费用有哪些?
答:2015新生收费标准(人民币)为:
学费:八万元/学年(待省物价局审批)
住宿费: 文化小镇 5000元/学年 “新文化小镇”6800元/学年(待省物价局审批)
如上级部门颁布新的收费标准,则按新标准执行,收费细则详见网站。
5. UIC设有哪些奖学金?
学校设有新生入学奖学金、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奖学金、珠海籍新生专项奖学金、在学奖助学金。
新生入学奖学金适用于除广东省以外,全国普通高考报考我校,录取并按时报到注册的2015年优秀新生。新生入学奖学金为当年学费全免,原则上为期四年。(获奖条件及评定办法详见学校《2015年UIC新生入学奖学金实施办法》)。(点击查看)
在广东省,我校设置2015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奖学金,对于在广东省录取一本线或以上考生中文理科综合评价录取成绩排名各前20名的新生,我校给予一次性第一学年学费减半的入学奖励,奖励细则详见学校《2015年UIC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奖学金实施办法》(点击查看)。另,我校对珠海籍新生设有专项奖学金,详见《2015年UIC珠海籍新生专项奖学金实施细则》(点击查看)。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还特别设置了以下奖学金,嘉奖学业成绩优秀及各方面均表现优异的学生:
1、一等奖学金
2、二等奖学金
3、曾宪博教授奖学金
4、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
5、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
6、广东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针对国际生)
7、联通奖学金
8、古楚璧伉俪助学金
9、国家奖学金
10、国家励志奖学金
11、国家助学金
注: 欲了解上述奖助学金的申请及评选方法,请浏览网页http://uic.edu.hk/sao,点击奖学金栏目。评定准则有可能每年进行调整,最终以奖学金及经济援助委员会评定为准。
6.广东省入学要求是什么?
分文理科按考生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构成:考生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60%,UIC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综合成绩各组成部分的要求是:
1、高考成绩达到广东省一本线,平时表现突出和入学测试表现优秀者可降至广东本科二A分数线。
2、入学测试成绩合格。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都达到C级或以上。
7. 对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是什么?
答:对江苏省考生,我校录取时遵循“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且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为:选测科目2B及其以上,必测科目4C及其以上,技术科目合格。
三、专业设置与毕业证书
8. 专业及课程如何设置?教学质量怎样保证?
答:参照香港浸会大学的课程设置,根据内地和港澳地区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专业设置方案,经由香港浸会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共同商讨提出具体方案,报请香港浸会大学教务委员会审批,之后才可具体实施。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评定程序,并成立了一个由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领导的品质保证机构。该机构负责组织教学评估,对师资学术资格的鉴定,并组织包括香港浸会大学职员在内的外校评测官,定期来校检查。
9. 学生入学后可否转专业?怎样转?
答:新生入学后,可以在大一下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专业调整的申请。学生向教务处提交书面申请转换专业,学校再根据教学资源情况统一安排调整专业。
10. UIC颁发何种毕业证书?
答:UIC学生经四年在校学习,各科成绩合格,即获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本科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内地、香港及国际范围均获认可)。
11. 贵校颁发的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为什么有“荣誉”两字?
答:香港学位不同于内地,只有学业水平较高者,才可获得此项殊荣,学生获得哪一个等级的学位证书是根据cGPA来确定。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的分类如下:
First Class (甲等)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Ⅰ) (乙等一级)
Second Class (Division Ⅱ) (乙等二级)
Third Class (丙等)
Pass (颁发一般学位)
四、师资与教学
12. UIC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
解读:详见《“联合国际学院”的教育模式(徐是雄副校长)》(点击下载)。
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注重心智的开启与扩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以及人格的健全和养成,而非局限于某一狭窄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
UIC致力于为中国内地打造第一所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多元化、跨学科的博雅大学。UIC希望培养既能深谙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又具备全球眼光和视野的精英人才。
国际化教育
全英文教学:UIC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媒介。
除少数与中文相关的课程外,UIC所有的课程实施教材、讲义、教学、辅导、考试四年全程英文授课。使学生在全英文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使用英语学习,学习效果及英语运用能力能发生质的改变。
国际化课程:UIC的课程按照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设置,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国际标准,所修学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打破了校际间交换学习和学术交流的瓶颈。
学校拥有来自世界20所个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并招收外国籍学生与中国内地的学生,致力于多元校园文化与环境的打造。
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合作、交换学生、暑期进修及海外实习、海外义工等方式,给予学生跨文化体验,培养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是UIC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博雅通达、健全发展的人。全人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而且要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精神和价值操守等方面都得到发展。UIC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八大体验学习模块:大学之道、体验拓展、体育文化、义工服务、环境意识、情绪智能、逆境求存和艺术体验。此外,暑期还有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项目。
四维教育
“四维教育”是UIC独特的创新教育理念。“四维”,即师(学校)、生(学生)、家(家庭)、国(社会)。它以学生为核心,集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政府、企业)的力量,透过四方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心理、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关爱与服务,结合学生的自我教育,完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达到培育全人的目标并成功实现学生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愿景:致力于探索教育如何应对中国独生子女环境下的学生成长与家庭关系问题,建立师、生、家、国间新型互动秩序,实现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13. UIC师资情况怎样?
答:UIC教师招聘采用香港浸会大学的招聘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聘,教师队伍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目前港澳及海外在职专任教师比例达76%。UIC的师资特点是既具备全英文授课能力,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专业学术领域有所建树,有些教师更具有丰富的业界经验。
UIC现有教职员工约600余人,在校生4900余人,师生比例高达1:8。UIC非常注重师生关怀及辅导,设有“导师关顾计划”(Mentor Caring Program)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14. 学生入读后能否适应UIC的全英文教学环境?
答:UIC遵循先培养听说能力,再提高写作水平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和专业学习需要。
新生入学后即进行英语统一分班考试,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英语强化训练,由英语语言中心(ELC)提供:
一对一的写作中心专业辅导,
二十人每组的小班教学,
三小时每周的英语专门课程,
四年贯穿的小班制英语学习。
从历年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
五、 毕业出路
15. 学校毕业生的深造就业情况如何?
答:截止2014年底,UIC已拥有六届约5,000名本科毕业生。
UIC毕业生约半数前往欧美、澳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深造,其中超过半数毕业生进入全球前100强高校和香港八大公立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同时,UIC毕业生深受跨国企业、国企以及政府和公共组织等机构青睐,如中国银监局、四大国有银行、中央电视台、中石油、南方电网、香港商报、香港中国银行、毕马威、德勤、安永、普华永道四大会计师事务所、BP、IBM、美国江森自控能源动力集团等等。
全球前100强深造高校(部分)
全球排名 |
大学名称 |
国家/地区 |
人数 |
3 |
牛津大学 |
英国 |
2 |
9 |
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
3 |
14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8 |
15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13 |
16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2 |
22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15 |
25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2 |
26 |
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2 |
32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
加拿大 |
10 |
33 |
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 |
15 |
34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英国 |
11 |
36 |
爱丁堡大学 |
英国 |
16 |
38 |
纽约大学 |
美国 |
3 |
39 |
麦吉尔大学 |
加拿大 |
2 |
40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
英国 |
3 |
43 |
香港大学 |
香港 |
39 |
45 |
澳州国立大学 |
澳大利亚 |
10 |
48 |
北京大学 |
中国 |
2 |
51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27 |
52 |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国 |
5 |
57 |
波士顿大学 |
美国 |
7 |
60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40 |
61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7 |
65 |
昆士兰大学 |
澳大利亚 |
26 |
74 |
布里斯托大学 |
英国 |
20 |
75 |
南加州大学 |
美国 |
3 |
82 |
密歇根州立大学 |
美国 |
2 |
83 |
杜伦大学 |
英国 |
7 |
83 |
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
45 |
91 |
匹兹堡大学 |
美国 |
6 |
94 |
格拉斯哥大学 |
英国 |
20 |
注:根据2014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
香港公立名校
大学名称 |
地区 |
人数 |
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 |
544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
73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27 |
香港大学 |
香港 |
39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 |
105 |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 |
104 |
合计 |
892 |
六、获奖荣誉
UIC学生获奖情况(DBM)
序号 |
赛事名称 |
比赛时间 |
学生/团体 |
专 业 |
所获奖项 |
级 别 |
1 |
2014年度会计专业资格课程(QP)个案分析比赛 |
2014.12 |
团队 |
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学、经济学(应用经济) |
冠军、亚军、季军、最佳演讲者奖(冠军队)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 |
2 |
2013年度会计专业资格课程(QP)个案分析比赛 |
2013.11 |
团队 |
会计学、经济学(应用经济) |
冠军、亚军、殿军、最佳演讲者奖、最佳书面报告奖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 |
3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QP)奖学金 |
2013.09 |
个人 |
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学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QP)奖学金 |
香港会计师公会 |
4 |
2012年度会计专业资格课程(QP)个案分析比赛总决赛 |
2012.12 |
团队 |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学 |
冠军、亚军、优秀队伍奖、最佳书面报告奖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 |
5 |
2010年专业资格课程(Qualification Program)个案分析比赛" |
2010.11 |
团队 |
会计学 |
冠军、优秀队伍奖、最佳书面报告奖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 |
6 |
2009年度专业资格课程(QP)个案分析比赛 |
2009.11 |
团队 |
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学、经济学(应用经济) |
亚军、优秀队伍奖 |
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 |
7 |
"炼金石之达人2010"大赛 |
2009.11 |
个人 |
经济学(应用经济) |
总成绩最高、“金之达人” |
香港炼金石国际文化交流机构主办 |
8 |
澳洲会计师公会个案分析比赛 |
2011.02 |
UIC"骑士"团队 |
会计学 |
亚军 |
国际 |
UIC学生获奖情况(DHSS)
序号 |
赛事名称 |
比赛时间 |
学生 |
专业 |
作品 |
所获奖项 |
级别 |
1 |
2014大学生新媒体作品(微电影)网络大赛 |
2014.12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一场风花雪月的BUG》、《默》、《选择》 |
“美丽珠海”主题奖、最佳编剧奖、优秀影片奖 |
中国电影家协会为指导单位,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澳门基金会、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
2 |
2014“金善奖”华人草根创意微电影大赛 |
2014.11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爱之梦》 |
金奖 |
台湾财团法人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创办,世新大学、台湾艺术大学,YouTube等联合主办,大陆联合主办单位包括: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优酷、爱奇艺等 |
3 |
第二届佳能全国高校影像大赛 |
2014.09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沉沙》、《沙其马》、《漩涡》 |
最佳摄影奖、最佳影片提名奖(剧情片单元)、最佳影片提名奖(纪录片单元) |
全国 |
4 |
第21届大学生电影节第15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 |
2014.05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漂浮岛》 |
剧情片单元最佳导演奖 |
全国 |
5 |
两岸四地微电影大赛 |
2014.03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一场风花雪月的Bug》 |
最佳微电影奖 |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澳门基金会、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
6 |
2012 '金匙' 大学生新媒体创意作品大赛 |
2012.12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
银奖 |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澳门基金会、澳门励志青年会及珠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 |
7 |
第六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 |
2014.08 |
个人 |
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 |
《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及相关因素在中国大陆》、《中国社会工作学生实习压力以及应对策略研究》 |
二等奖 |
全国(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 |
8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
2014.09 |
个人/团队 |
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与广告) |
平面广告作品《静谧的声音》、《听•声》、《我》、广告策划案《通诚合作 用心筑业》 |
全国一等奖及广东省二等奖、全国优秀奖及广东省三等奖、广东省优秀奖 |
全国 |
9 |
广东高校模拟联合国比赛 |
2011.12 |
团体 |
国际政治(政治与国际关系) |
|
团体金奖、最佳团体陈述奖、最佳发言奖、最佳风采代表奖 |
广东省(暨南大学承办) |
10 |
2014“文明珠海”微电影大赛 |
2014.11 |
个人 |
传播学(电影电视) |
《靠山》 |
二等奖 |
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创文办、珠海市文联联合主办 |
11 |
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英语拼读教案、论文评比 |
2010.06 |
团队 |
英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英语发音与音标、语音教学 |
一等奖 |
珠海市 |
UIC学生获奖情况(DST)
序号 |
赛事名称 |
比赛时间 |
学生 |
专业 |
作品 |
所获奖项 |
级别 |
1 |
201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12.04 |
团队 |
统计学 |
|
一等奖、二等奖 |
国际 |
2 |
201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11.05 |
团队 |
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2个一等奖 |
国际 |
3 |
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
2010.09 |
团队 |
统计学 |
|
一等奖 |
全国 |
4 |
第七届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 |
2014.07 |
团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指尖旋律——手势音乐演奏系统” |
三等奖 |
国际(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 |
5 |
2012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2012.09 |
团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吉他机器人、视觉障碍出行辅助仪 |
二等奖、三等奖 |
国际 |
6 |
2012年第三届Android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 |
2013.01 |
团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ameraTricks投影绘画 |
全国三等奖 |
全国 |
UIC学生获奖情况(综合)
序号 |
赛事名称 |
比赛时间 |
学生/团体 |
专业 |
作品 |
所获奖项 |
级别 |
1 |
2014年微软办公专家世界大赛 |
2014.07 |
UIC代表队、个人 |
经济学(应用经济),金融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财务),新闻学(国际新闻),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与广告) |
|
中国赛区团队一等奖、优秀组织奖Excel全国特等奖(冠军)及世界赛第五名、Excel一等奖、Word一等奖、Excel二等奖、Excel三等奖、PowerPoint二等奖 |
国际 |
2 |
2013年微软办公专家世界大赛 |
2013.08 |
UIC代表队、个人 |
各专业 |
|
MOS 2010 项目Excel 团体一等奖、MOS项目优秀组织奖、Word 团体二等奖、PowerPoint 团体三等奖 |
国际 |
3 |
2014年度康师傅创新挑战赛 |
2014.08 |
UIC思成筑梦团队 |
|
“儿童安全进校园”项目 |
入围十强 |
全国 |
4 |
2013年康师傅创新挑战赛 |
2013.1 |
UIC思成筑梦团队 |
|
贵州小学筹建项目 |
冠军 |
全国 |
5 |
2013年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 |
2013.11 |
UIC思成筑梦团队 |
|
贵州小学筹建项目 |
金奖 |
全国 |
6 |
2012年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 |
2012.11 |
UIC思成筑梦团队 |
|
2011聋哑人职业发展帮扶计划 |
银奖 |
全国 |
7 |
第十四届创行世界杯中国站 |
2014.06 |
UIC创行团队 |
|
赣南油茶项目 |
全国三等奖 |
全国 |
8 |
创行中国大学生创新公益大赛 |
2013.04 |
UIC创行团队 |
|
|
全国二等奖 |
全国 |
9 |
联合利华 & 赛扶可持续发展公益项目全国赛 |
2011.07 |
赛扶团队 |
|
|
冠军 |
全国 |
10 |
联合利华中国与赛扶大学生成功技能项目大赛 |
2010.05 |
赛扶团队 |
|
|
总成绩第一、最受欢迎奖 |
全国 |
11 |
2010年“新飞赛扶创新公益大赛” |
2010.05 |
赛扶团队 |
|
|
二等奖 |
全国 |
12 |
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广东省复赛 |
2014.11 |
个人 |
工商管理(财务) |
|
二等奖 |
全国 |
13 |
2010"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
2010.1 |
个人 |
经济学(应用经济) |
|
二等奖 |
全国 |
14 |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
2013.09 |
UIC龙狮队 |
|
|
冠军、女子狮桩第一名、男子狮桩第二名 |
全国 |
15 |
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
2011.08 |
UIC 龙狮队 |
|
|
第二团体第六名 |
全国 |
16 |
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
2009.08 |
UIC龙狮代表团 |
|
|
南狮甲组男子自选套路第一名、南狮甲组女子自选套路第二名 |
全国 |
17 |
SIFE中国大学生"创新公益大赛" |
2009.05 |
UIC 赛扶团队 |
|
|
季军 |
全国 |
18 |
第五届广东省高校棋类联赛 |
2014.04 |
UIC弈棋队、个人 |
|
|
国际象棋团体第二名、国际象棋第二名 |
广东省 |
19 |
首届珠海大学生"珍爱水资源"电视辩论赛 |
2009.11 |
UIC代表队 |
|
|
第二名、最佳辩手 |
珠海 |
七、校园生活
16. 舍堂(UIC宿舍)的管理情况怎么样?
答:在UIC的舍堂管理理念里,舍堂不只是一个提供住宿的地方,而是一个实施全人教育的平台。我们努力营造一种让住宿生有着良好归属感的舍堂文化,让宿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们在舍堂管理过程中特别邀请了本校的博士、教授做我们的驻舍舍监,提升整个舍堂的精神文化格调。
UIC致力于推动多元丰富的舍堂文化,来自海外及中港澳的宿生,在此汇聚一堂,组织各舍堂活动,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思想价值,相互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同时,同学在环境中也培养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及世界观,提升生命的疆界和包容力。
UIC的七个舍堂分别为:卓雅苑、创雅苑、博雅苑 、寰雅苑、科雅苑、智雅苑、德雅苑。
17. 学校有什么课余活动?
答:UIC致力于创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了一流的学者和专家担纲执教。目前,学校汇聚了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教师。学校经常邀请国际学者、艺术家、作家和海外知名人士来访UIC,举办国际性的讲座,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触摸到全球脉搏,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UIC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成长和超越,培育学生成为具有服务精神的领袖人才。UIC现有的学生组织(学生会、代表会、专业学会、仲议会)均由学生选举产生;现有社团60多个,UIC的兴趣社团囊括了学术类、社会企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活动类、义工服务类和其他类共六大类社团。
18. 学校提供哪些辅导及个人成长帮助?
答:UIC提供全方位的学生辅导。透过“导师关顾计划”,大一新生因专业分组, 由高年级的学生经培训成为朋辈导师作为桥梁,方便分组专业导师在四年中,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学生关怀和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上遇到困难,亦可向相关导师请教。导师们授课后都会留在学校并预留时间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辅导、与学生讨论专业上的问题。UIC为在校生就学业、情绪、交友或家庭关系等困扰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我们亦开展“学习辅导班”和“一对一学习辅导”活动,由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朋辈导师,使得双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此外,学校也提供课余个人成长课程,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健康。
八、其它
19. 出国的途径有哪些?
答:在UIC出国的途径有许多种:
在UIC学习四年后,拿到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可以申请国外的大学。
在校期间:在UIC就读后可申请和UIC有合作关系的院校就读交换生,或参加UIC每年组织的暑期课程,包括海外实习、海外义工服务等与国外交流合作的其他活动。
九、联系我们
招生信息网:http://www.uic.edu.hk/admission
招生热线:(0756)3620011、3620022、 3620033、 3620044,传真:(0756)3620047
电子邮箱: admission@uic.edu.hk
学校网址:http://www.uic.edu.hk
通讯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28号UIC招生办,邮政编码:519085。
更多入学资讯请关注UIC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
联合国际学院UIC